類固醇的作用?哪些疾病常用到?
類固醇有很強的抗發炎、抑制免疫力的功能,能降低發炎及免疫系統失控時對身體組織的傷害,因此能用在許多發炎、疼痛或自體免疫疾病上,劑型有口服藥、外用藥膏、針劑等,需要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的疾病包括:
●過敏:例如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等
●氣喘
●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克隆氏症、血管炎等
●皮膚問題:蕁麻疹、濕疹、汗皰疹、乾癬、慢性糠疹等
●消炎止痛:扭傷、關節炎、網球肘等
●癌症治療:預防癌症化療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
類固醇
prednisone must be converted by liver enzymes to prednisolone before it can work.
類固醇長期使用有哪些副作用?
類固醇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月亮臉、水牛肩,而「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包括:
●體重增加:因為食慾增加
●脂肪堆積:是月亮臉、水牛肩的主因
●白內障、青光眼
●血壓、血糖升高
●骨質疏鬆或骨壞死
●消化道出血或潰瘍
●增加感染風險或敗血症
●失眠:類固醇是壓力荷爾蒙,剛開始服用類固醇,體內類固醇增加,身體會處於備戰狀態、精神亢奮,所以會失眠
●瘀血:類固醇藥膏會使皮膚變薄、微血管擴張,不小心碰撞或搔抓就會皮下出血或瘀血
#類固醇用的好是救命藥,濫用就是毒藥
類固醇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因食慾增加,且不易瘦下來。
類固醇短期使用(2週以下)就安全?最新研究顯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副作用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用藥2週以下同樣可能產生嚴重副作用,最常見的是消化道出血,短期用藥後的1年內,併發機率約為2~3%。
國際期刊《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20年9月刊登一篇台灣的類固醇研究,改寫世界過去對類固醇使用的認知~過去以為短期用藥絕對安全,如今數據顯示仍有些風險。這篇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與國衛院等單位合作執行的研究,統計全民健保資料庫數據,選取2013~2015年間,20~40歲曾短期用過口服類固醇的民眾資料(用藥時間在2週以下),觀察這群人用藥後在各器官是否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像是消化道出血、敗血症以及心臟衰竭。分析顯示,高達262萬多人曾短期使用過類固醇。相對於沒有用藥者,短期用藥後,1年內出現消化道出血的機率自16.8‰增加至27.1‰,增加了千分之十的風險;併發敗血症的風險則增加萬分之一;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萬分之九。如果直接看發生率,用藥1年內,每百人會有2~3人併發消化道出血,每千人有1~2人併發敗血症,每千人有1~2人併發心臟衰竭。顯示出短期用藥,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心衰竭風險略增。
探討其中原因,使用類固醇可能增加胃酸分泌、減少消化道黏液以及潰瘍癒合的速度,進而提升消化道出血風險;用藥後可能影響免疫調控,使感染症發生情形增加;用藥也會增加三高與體液滯留風險,因此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加。「本土研究看來,短期用藥後的1個月內發生這些副作用的風險較高。用藥劑量愈大,發生機率愈高。」
這200多萬名用藥者平均年齡只有38歲,且高達8成5的人是沒有慢性病的健康成人。他們大多只是因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濕疹、皮膚搔癢等輕症而用口服類固醇,卻不清楚短期用藥也可能有嚴重副作用。
#類固醇用的好是救命藥,濫用就是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