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腫瘤放射治療時的放射增敏作用
#中醫藥放射增敏作用
#防止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
#放射性炎症
#放射後遺症
腫瘤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同位素、X線治療機和各類加速器所產生的不同能量與不同物理性質的游離輻射線束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種治療方式。放射治療在腫瘤的治療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腫瘤如鼻咽癌、喉癌、舌癌、何杰金病(Hodgkin’s disease)、子宮頸癌等,早期的根治放療長期生存率可達90%左右。有些腫瘤如肺癌、食道癌、乳癌等術後的輔助放療,可防止局部復發;對一些晚期腫瘤緩解放療,能減輕症狀等。但是放射治療也有它的缺點,如只是對照野內的腫瘤細胞局部控制和殺滅,但治療中還會引起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的副反應,如放射性炎症、消化道反應、血液指標下降等。中藥介入治療的目的是緩減和治療放射治療的副反應;更為重要的是放療後鞏固療效,藉由活化和強化自身調節與免疫機能,提高長期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一.放射線治療腫瘤過程中,常表現出中醫理論“熱邪、熱毒、火邪”致病的特點,以熱象偏重、熱毒傷陰及熱邪傷氣耗血為主,常見的放療副反應有放射性炎症、消化道反應、血液指標下降,反應的種類與程度依不同的照射部位和劑量而有所差別,其治療法則如下:
(1) 放射性炎症:是由於放射線導致身體的損傷所致。其病機特點為熱毒傷陰,臨床多表現為熱毒症狀,如局部灼熱而痛,粘膜紅腫充血,舌紅苔黃脈數。治療法則為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由於照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
1. 食道癌放療常出現放射性食道炎,表現為胸骨後灼痛,尤以吞咽時為劇,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輔以活血化瘀理氣。藥可選用蒲公英、半枝蓮、金銀花、仙鶴草、川七、枳殼等。
2. 肺癌、食道癌病人放療後出現放射性肺炎,表現為咳嗽、氣急、咳黃痰、發熱等,治療以養陰清肺止咳。藥可選用沙參、二冬、天花粉、玄參、杏仁、百部、生石膏、紫菀、款冬花等。
3. 子宮頸癌盆腔照射時可產生放射性膀胱炎及直腸炎,表現為血尿、尿頻、尿急、尿痛、腰痛等症,乃熱毒傷陰、膀胱濕熱所致。治宜清利膀胱,涼血止血。藥可選用生地、白茅根、大小薊、仙鶴草、早蓮草、萹蓄等。
4. 腹部以下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放療時,可引起放射性腸炎,表現為腹痛、大便泄瀉或不爽、甚則便膿血、肛門灼熱等大腸濕熱之證。治宜清利大腸濕熱,以葛根芩連湯加減。
(2)消化道反應:是由於放療致胃腸功能失調所致。其病機特點為脾胃兩虛、胃氣上逆。臨床表現食欲減退、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疲乏無力等,治療原則是健脾和胃,降逆止嘔。藥可選用四君子湯加陳皮、法半夏、竹茹、旋覆花、山藥等,若見腸鳴腹瀉,大便見不消化食物者,加苡仁、廣木香、焦三仙、內金等消導藥。
(3)血液指標下降:是由於放射治療致骨髓抑制所致。其病機特點為氣血兩虧,肝腎不足。臨床表現面色光白、頭暈目眩、氣短乏力、心悸怔仲、夜寐不寧等症。末稍血白血球或血小板低於正常。治療法則為涼補氣血、滋補肝腎。
中醫與放療配合不僅可減輕放療副反應,同時對放療或有增效作用。通常是在放療的同時加服活血化瘀藥。實驗證明,活血化瘀中藥具有緩解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促進側枝循環,增加組織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結締組織代謝作用。臨床文獻指出,將放射治療鼻咽癌病人隨機分組進行中藥增敏臨床研究,加服活血化瘀藥的放療病人,五年生存率、原發病灶控制率均明顯優於單純放療組,原發病灶復發率也低於對照組。
二.放療後的中醫介入原則:治療後遺症,提高遠期療效,減少復發與轉移。
(1) 放射後遺症
1. 唾液分泌減少:由於頭頸部放療可致唾液腺破壞,唾液分泌堿少,出現口乾咽燥等症狀。治法為生津潤燥,方用玉女煎或沙參麥冬湯加減。
2. 局部纖維化:放療範圍內常常引起局部纖維化、疼痛、僵硬,並常伴有炎症、發熱紅腫。治法為軟堅散結、活血化瘀佐以益氣養陰清熱。常用海藻、鬱金、三稜、浙貝、赤芍、山藥、沙參等。
3. 肺纖維化:常見動則氣喘、氣急,或咳嗽、咳痰,舌紫暗,苔白或黃,脈細數。治法應養陰益氣、軟堅散結,佐以清熱化痰,宣肺止咳。藥用丹參、赤芍、鬱金、雞血藤、桃仁、紅花、絲瓜絡、元胡、杏仁、川貝、乳香、沒藥等。
4. 脊髓損傷:脊髓的放射損傷,臨床表現為截癱,往往難以恢復。中醫認為腦為髓海,而腎主骨生髓,因而其主要治法為補腎填精益髓,佐以活血袪風通絡。藥用生熟地、山茱萸、女貞子、甘杞、肉蓯蓉、補骨脂、丹參、牛膝、防風等。
(2)防止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改善存活品質,提高長期生存率。放療後的中醫藥治療,在辨病的前題下按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進行全身整體調整治療,使用既符合辨證論治原則,又具抗腫瘤作用的藥物,長期服藥,堅持不斷,以達根治目的。